科技与狠活”不断,抗病毒面料能防新冠?

首页    科技与狠活”不断,抗病毒面料能防新冠?

科技与狠活”不断,抗病毒面料能防新冠?

原创2022-12-25 13:32·中国新闻周刊

随着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各类“抗病毒神器”纷纷走红与脱销,此前黄桃罐头与电解质水备受关注,一度出现供不应求的情况。如今,越来越多的“科技与狠活”正浮出水面,抗病毒面料就在此列,不少尚无实物的公司迎来股价飞涨。

近日,抗病毒面料概念股又掀起涨停潮。12月22日,安奈儿、如意集团、凤竹纺织涨停,众望布艺、南山智尚、孚日股份等跟涨。其中,以童装起家的安奈儿因入局抗病毒面料广受关注,近5个交易日大涨约54%,近一个月,该股累积大涨约230%,目前市值超过50亿。根据wind数据显示,相关概念指数涨逾3%,12月以来,该板块指数已累涨13.33%。

近年受到疫情影响,消费者更关注健康的产品和生活方式,尤其是抗病毒和抗菌类纺织品。业内人士认为,资本市场热度不减背后,实际上是后疫情时代部分企业押注“抗病毒”高科技,引发概念股被资本炒作,然而,“面料解决不了病毒的问题”。

此外,根据公开数据显示,11月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零售额为1276亿元,同比下降15.6%,降幅环比扩大。不少企业受宏观环境等因素影响业绩承压,难免想要寻找到新的业务突破点,在宣传上也许会冒进。

一个月涨停13次背后

在经历了12月21日、22日连续2个交易日涨停之后,22日晚间,安奈儿发布股票交易异常波动公告称,电子束接枝改性面料对于包膜类病毒、细菌、及部分真菌通过飞沫等其他传播途径传播的抑制作用及抑制效果具有不确定性。

这已经是一个月内安奈儿第六次发布股票交易异常波动公告。安奈儿还指出该面料目前仍处于准备量产前的测试改善阶段,应用及市场前景尚待进一步明确,抗病毒抗菌效果需经市场检验,市场对该技术的认可和接受仍存在不确定性,未来产生的经济效益和对公司业绩的影响存在不确定性。

12月23日,安奈儿跌停,报25.13元,总市值53亿元。整体抗病毒面料概念板块指数也相应走低。实际上,安奈儿股价自11月21日起24个交易日实现13次涨停。

根据公开资料显示,安奈儿是一家创办于1996年的童装品牌,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是童装自主研发设计、供应链管理以及品牌运营推广等,2017年于深圳证券交易所中小企业板上市,目前在国内拥有千余家实体门店,此前并未引发公众过多关注。安奈儿股价波动皆是因其采用了电子束接枝技术的抗病毒抗菌面料。

今年6月,已有相关技术被公开报道:清华大学天津高端装备研究院的功能高分子首席专家李景烨利用电子束接枝改性技术,开发了一种能够广谱消杀新型冠状病毒等包膜类病毒及各种细菌的抗病毒抗菌功能纺织面料。

8月,安奈儿方面发布公告称与清华大学天津高端装备研究院共同就电子束接枝改性面料进行合作研究,随后宣布与水木聚力接枝新技术(深圳)有限责任公司签订合资协议,成立合资公司进行抗病毒抗菌功能纺织品的研发、生产、加工及销售。不久后,安奈儿还发布武汉大学病毒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检测报告,报告称“检测结果表明安奈儿水木独有的电子束接枝改性面料对痘病毒抑制率超过99%”。

此轮股价飞涨前,11月17日安奈儿披露电话会议记录,称目前正在建设抗病毒抗菌面料生产线,明年产能预计会有逐步爬升的过程。11月24日,安奈儿宣布与深圳校服协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拟就电子束接枝改性面料在校服方面展开合作。

财报数据显示,2022年前三季度,安奈儿主营收入为6.74亿元,同比下降17.17%,归母净利润亏损1.54亿元,2020年和2021年业绩同样亏损。鞋服行业独立分析师程伟雄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安奈儿的经营业绩不足以支撑其连续涨停板,抗病毒面料目前偏伪概念,实际效果并未得到市场检验。不少投资者比较盲目,对行业不了解,在资本市场上形成了概念炒作,背离了正常的经营规则和市场规则。

在安奈儿介入抗病毒面料领域过程中,还伴随着其高管及控股股东的集中减持,同样引发外界对其迎合市场热点炒作的质疑。洛克资本消费投资合伙人洪始良指出,二级市场大涨代表了后疫情时代概念股得到资本炒作,应该警惕这种炒作的高风险和不可持续性,注意股票冲高后回落的风险。

科技含量几何?

疫情令公众对病毒的认知上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广东省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主任谢小保曾在一次公开演讲中呼吁,不建议企业过度关注新冠病毒,以及将新冠病毒作为抗病毒功能测试用病毒。谢小保告诉中国新闻周刊,目前新冠病毒并不稳定,并且只是一种单一类型病毒,作为测试病毒应当选用性能比较稳定的病毒,比如流感或者肠道病毒等,“这些病毒经历了几十年的研究,遗传特性比较清楚”。

安奈儿在连续涨停后,收到深交所的关注函,深交所要求其说明“新的抗菌抗病毒面料技术是否为‘炒热点’,并进一步说明潜在市场前景及客户”。详细来看,深交所则要求安奈儿披露相关技术实际功效、相关检测结论等信息是否真实、准确,以及明年初是否能够实现量产的可行性等问题。

安奈儿方面回应称,电子束接枝改性面料的实际功效及相关检测结论均来自于相关检测机构的检测报告和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出具的《科学技术成果鉴定证书》,上述文件已提交监管机构备查。该面料实际功效、相关检测结论等信息真实、准确。

在这份《科学技术成果鉴定证书》的“鉴定意见”中表明“改性后的棉纺织品能有效破坏细菌细胞膜和病毒包膜,对有包膜的病毒、细菌、部分真菌抑制率均超过99%”。

不过在最近的公告中,安奈儿就抗病毒抗菌效果风险进行了提示,“抗病毒抗菌有效性的检测是相关检测机构依据相关准则在实验室环境下进行的,检测结果的得出依赖相关准则所要求的实验路径和方法。实际生活的场景复杂多变,与实验室条件未必相同,存在抗病毒抗菌面料对包膜类病毒、细菌、部分真菌的实际抑制效果与检测结果有差异的风险。”

江南大学纺织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马丕波告诉中国新闻周刊,电子束接枝技术对病毒的抑制效果,深层原理是在正负电荷相互吸引的作用下,功能分子将病毒的包膜刺破,破坏病毒结构,从而达到灭活病毒的目的。相较于传统抗病毒面料的制备技术,从原理上来看,这项技术对包膜类病毒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并且具有一定安全性和耐用性。

他强调,目前应用于服装类纺织品上的抗病毒技术还较少,但是抗菌类纺织品已经应用多年。抗病毒面料的制备技术和抗菌面料如出一辙。近几年由于疫情的暴发,涌现出很多抗病毒面料的开发,如石墨烯抗病毒材料、禾木素抗病毒纤维等。然而抗病毒面料目前都处于量产前的测试改善阶段,抗病毒效果仍然需要接受检验,并且人们对于该类产品的接受程度也需要进一步观察。

国标有待出台,市场有待规范

近年来随着疫情等宏观因素的影响,功能性服饰的市场发展趋势逐渐显现,这背后是消费升级所致。随着消费水平提高,消费者希望不同场景细分下有不同功能的服饰,以此来提高体验,相应地,他们也愿意花更多的钱。“近年来行业创新主要呈场景细分化和科技化两个主要特点”。

根据东吴证券研报显示,目前已有31家上市公司布局抗病毒抗菌专利及产品。其中多数公司仅布局抗菌功能性面料并未取得相关专利,只有少数公司比如安奈儿、如意集团等拥有抗病毒相关专利。除了医用口罩和防护服企业外,主要是童装、成人服装、家纺用品、运动服饰等纺织制造企业。

除了安奈儿所应用的电子束接枝改性面料技术外,另有一些企业采用的是银离子、光催化剂等纺织品整理化学试剂。“一些抗病毒剂本身对人体有一定潜在影响,所以在开发抗病毒面料的同时要格外注意抗病毒剂的使用,以避免危害人体健康或污染环境”,马丕波谈到。

在多位行业人士看来,抗疫新冠的面料目前肯定是“噱头”,无论从技术还是市场上来说,都需要验证。抗病毒面料实物还没有,行业标准也没有,抗病毒具体达到的效果等,还有待厘清。

马丕波指出,抗病毒纺织品的量产会面临一系列的考验,推向市场除了要满足抗病毒纺织品的安全性、有效性、市场性外,最大的问题是产业标准化。一种产品从实验室到量产推向市场,满足产业标准、国家标准是必不可少的要求。同时,抗病毒产品直接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因此应受到严格的监督和管理。

在安奈儿的公告中显示, 《国际标准纺织品-纺织品抗病毒活性测定》(即 ISO 18184)中表明抗病毒率在99%和 99.9%之间为有效,超过99.9%为非常有效。安奈儿称,根据相关检测报告显示,电子束接枝改性面料的抗病毒检测结果在 99%或 99.9%以上,符合 ISO18184的要求。

“目前抗病毒纺织品标准还是在用国际标准,但存有一些问题。国家标准最早要在明年出台,因此行业标准相对来说目前只有推荐性标准”,2021年,谢小保作为《抗病毒功能纺织品》团体标准起草组组长发布该标准,“这个团队标准有一定的规范作用,至少对一些指标有规范和依据”。

在谢小保看来,未来抗病毒发展前景最大的应用领域是纺织品行业,疫情推动了行业发展。但他更担心市场的规范性问题,上述团体标准采用并不广泛,法律法规等配套措施不完善,在热点推动之下,很多企业可能只是为了赚热度,“大家没有把精力放在技术研发上”,最终技术不成熟,出现一些参差不齐的产品宣传,反而影响行业发展。

“疫情之下对抗菌抗病毒面料只是一波的关注度,不会产生突破性消费,因为面料解决不了病毒的问题”,洪始良表示,抗菌和抗病毒不是服装的第一关键要素,消费者对服装的选择更多是考虑设计、面材、舒适、价格等。


2023年1月5日 14:40
浏览量:0
收藏